吴凡
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造变革的重要举动,中华全国总工会本年施行了大国工匠人才培养工程,由220名工匠人才组成的大国工匠人才训练营一期是该工程的标志性项目。近一段时刻以来,他们开端分批次进入清华大学展开阶段性脱产训练。
入校后他们都上了哪些课程?真实学到了什么?又和清华师生们擦出怎样的火花?
11月12日,在清华大学大国工匠人才训练营一期一班的教育讲堂上,中国教育电视台播音教导(教授)、新闻部原主任闻闸为学员们教育“大国工匠讲演表达”课程。
11月15日,训练营学员使用午休时刻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前合影留念。
11月11日,大国工匠、航天一院首席技术专家、全总副主席高凤林来到清华大学,为训练营一期一班的学员教育“劳模和工匠人才立异作业室建造与实践”课程。课间休息时,学员们围上讲台增加他的微信。
11月20日,清华大学逸夫技术科学楼,曾在清华大学完本钱硕学业的训练营学员、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彭菲与其他学员及部分清华师生共享她被奥运会跳水冠军施廷懋鼓励的故事。
11月11日至20日,本报记者考察清华大学大国工匠人才训练营,记录下他们在这儿的故事。
初冬的风轻拂,清华园内梧桐似火,银杏叶黄。人们步履仓促,脚下落叶宣布窸窸窣窣的动静,为静寂的学校平添一丝生动的气味。与以往不同,本年这儿不仅是学子们的求知殿堂,也是各地工匠人才进阶的渠道。
“我儿子曾两次考清华没考上,没想到他的清华梦今日让我给完成了。”11月14日,在清华大学双清综合楼举办的“大国工匠共享会”上,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陶瓷雕琢大师钟福洪说。
钟福洪是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训练营一期一班的学员,与他同期的共有220名来自不同范畴的工匠人才。本年9月以来,他们以“大国工匠培养目标”的身份走进清华大学,参与为期一年的训练。
全总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期训练营分为4个班,每班分3个阶段进行脱产训练。针对工匠型人才的特色,训练营选用理论导师和技术导师“双导师”形式,约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学者作为理论导师,大国工匠作为技术导师联手助学。此外,课程还包含人工智能试验室、智能制作试验室观赏,立异课题研讨和专家导师教导等内容。
“咱们但是第一期学员。”课间休息时,一位学员骄傲地说。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造变革的重要举动,全总本年施行了大国工匠人才培养工程。此次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训练营一期是该工程的标志性项目。
11月14日22时许,清华大学双清公寓,训练营学员谢大春(左一)和郭春色就“怎么留住高技术人才”的问题展开讨论。
11月15日,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举办的立异攻关课题中期教导活动中,训练营学员项钧清向清华教师叙述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立异难点。
1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左一)在课程完毕后,答复全国劳动模范何光华的问题。
从工厂车间到清华讲堂,学员们感受到的优点是实实在在的。
“每一堂课都像开了一扇窗。”来自福建省特种设备查验研究院的陈照春说,这些课程让他看见了愈加宽广的范畴。在为期5天的第二阶段教育中,由理论导师教授的课程包含立异思想的养成、大国工匠讲演表达、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等,授课人多为资深教授、院士。
“清华大学资料学院研究员张弛教师主张我把大型磨机衬板从铸件改变成锻件,假如这个试验能成功,对咱们企业乃至国内同类产品的提高会有很大协助。”在立异攻关课题中期教导完毕后,来自中信重工的杨金安在承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相同被激起创意的还有钟福洪。他在著作中测验将雕琢与高温颜色釉相交融,遇到各种难点。清华美院陶瓷系副教授刘润福对此主张:能够考虑用色泥,把注意力回归到雕琢艺术上,“去创始归于你自己的门户”。
关于大部分学员来说,作业后取得体系脱产训练的机会是比较可贵的。“我都是跟家里人事前打了招待,平常尽量别给我打电话,等我有空时再回。”来自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的李朋朋说。
11月13日,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训练营一期一班的整体学员前往高凤林劳模立异作业室观赏学习。
11月15日,训练营的部分学员来到清华大学艺术与规划试验教育中心印染工艺试验室观赏学习。
11月12日晚,清华大学双清综合楼,训练营中的乒乓球爱好者展开乒乓球竞赛,以赛会友。
11月14日晚,清华大学双清公寓,训练营学员李晓宝在温习教师当天授课的要点内容。
【考察手记】
当大师遇见大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梅贻琦先生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如此介绍他对清华的愿景。
现在,清华大学不仅是学术型人才的聚集地,还成为优异工匠人才进阶的渠道。
当学术大师与技术大师相遇,他们会产生怎样的故事?
面临一群求知若渴、一再发问的训练营学员,年近90的金涌院士为了听清问题,不管年事已高坚持走下讲台,扶着桌子来到每一位发问者身前,面临面回答。知道,他便各抒己见;不知道,他就安然直言“这个我也不理解”,乃至谦虚请教,尽展大家风范。
张钹院士教育人工智能最前沿的开展情况,每一次PPT(演示文稿)更新页面,台下立马会升起一片鳞次栉比的手机,后排的学员乃至会站动身来拍照,生怕错失什么。
在立异攻关课题中期教导环节,每一位学员像大学生结业辩论相同,现场陈说自己在立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倘若在和教师的沟通中取得创意或启示,许多学员会现场鞠躬、还礼,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而在和清华大学在校生联合共建的讲堂上,许多清华学子也从大国工匠宣讲活动中理解,什么叫“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切身体会到在作业中寻求极致的工匠精力。
这种遇见,不仅是常识的传递,更是才智的磕碰、立异的激起。在这些沟通中,咱们看到了不同范畴的大师们怎么用自己的方法,影响和鼓励着周围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举动,诠释了什么是真实的大师。